保護公民財產權 優化國內營商環境——我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取得決定性進展
新華社北京7月26日電 題:保護公民財產權 優化國內營商環境——我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取得決定性進展
新華社記者王立彬
據最新統計,目前全國335個地市、2853個縣區共設立3001個不動產辦事大廳、3.8萬個窗口,8萬多一線工作人員每天為30多萬企業和群眾提供服務。作為企業和群眾關注的重點領域,不動產登記精簡審批,化解“堵點”“痛點”,解決“不為”“亂為”問題,成為保護財產產權、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一翼。
房屋轉讓:一窗受理、一站服務
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,是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一項重大改革任務。隨著登記機構、登記簿冊、登記依據和信息平臺“四統一”改革目標全面實現,制度紅利進入集中釋放階段。
“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實施以來,全國共有109個大廳出現過凌晨排隊、黃牛倒號的問題。”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工作小組召集人冷宏志說,經過不斷整改,目前全國600多個縣區將交易職責與登記職責整合,辦事效率明顯提升。福州、南寧、長沙、沈陽4個省會城市將登記和交易職責整合,清理取消了交易申請、交易審核確認、現場合同備案等環節,申請材料和辦理時間減少一半以上。湖南懷化等86個地市將原來轉移登記的6個環節精簡為3個環節,辦理時間壓縮至5天左右。
各地注重機制突破,健全部門聯辦機制,對房屋轉讓涉及的登記、稅收和交易管理等,通過“一窗受理”,讓企業和群眾享受“一站式”服務。目前全國有488個縣區實現登記、稅務、交易“一窗受理、并行辦理”,設立綜合受理窗口2095個。
針對抵押登記量大面廣、農村居住分散和交通不便的實際,登記服務端口前移,在銀行開放抵押登記端口2200多個,在鄉鎮設立受理點5700多個。
技術平臺:審批不見面、全天不打烊
提高登記效率、便民利民,離不開數據平臺支撐。自2015年11月國家級信息平臺上線運行,2017年8月所有市縣全部接入以來,匯交存量登記數據3.6億多條,接收增量數據9000多萬條。
各地高度重視數據整合和平臺建設,累計投入106.3億元,目前2607個縣區完成中心城區房地現勢登記數據整合匯交,2694個縣區正在開展歷史數據清理整合。各地建立健全權籍調查工作機制,1900多個縣區實施權籍調查市場化。
信息多跑路,群眾少跑腿。全國584個縣區啟動“外網申請、內網審核”的“互聯網+不動產登記”新模式,1039個辦事大廳推出網絡化預約服務,設置自助查詢設備1600多臺,方便了企業和群眾,減少了現場排隊等候時間。福州市將網上申請系統、預審系統、登記系統和稅務系統進行集成,開發網上辦事平臺,通過電腦、手機、自助機等可以隨時隨地登錄、精準預約、上傳材料、查詢進度,“不見面審批”超過七成。
南寧市以多部門數據互聯共享為基礎,首創“24小時不打烊”、全自助辦證服務模式,利用網上申請、自動識別、智能比對、自動審核等功能,商品房預告登記等6項業務全自助辦理、全流程無人工干預,95%的業務“不見面審批和最多跑一次”。
消除奇葩:告別“有關材料”
從“白蟻防治證明”到“其他材料”和“有關材料”,健全制度就要消除各類奇葩證明,關鍵在于登記服務標準化規范化。
截至目前,全國有2826個大廳在辦事場所和門戶網站公開了辦理流程,2796個大廳建立了一次性告知制度,1400多個縣區通過加強信息共享,取消了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交易確認告知書、合同備案證明等材料。?谌∠艘髾嗬颂峁┑“白蟻防治證明”“房屋維修基金繳納憑證”。無錫市明確了材料目錄清單的模糊和兜底性內容,告別“其他材料”“有關材料”。
自然資源部副部長王廣華說,總體上,我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取得決定性進展。世界銀行《2018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》顯示,“財產登記”在我國營商環境10項指標中排名第二。
“要清醒看到,這項工作還處于初創階段,改進空間還很大。”王廣華說。據調查,目前全國仍有167個大廳存在強制房源核驗環節,584個大廳存在強制交易確認告知環節,557個大廳仍將交易確認告知書作為不動產登記要件,沒有實現交易登記“一窗受理、并行辦理”,群眾多頭跑、被折騰。中辦國辦將不動產登記作為辦理量大、企業和群眾關注的重點領域重點事項。
“這已經成為‘四風’問題新表現之一。”王廣華說,將全面整改不動產登記窗口作風問題,以更好地保護公民財產權、優化國內營商環境。(來源:新華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