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男篮的未来,难道真只能靠“拔苗助长”来续命吗?
最近,知名篮球评论员杨毅老师的一段播客瞬间走红,直接将中国篮球背后的短板暴露无遗。女篮在亚洲杯半决赛中输给日本,本来寄希望于“女篮救男篮”的计划彻底破灭,所有的压力立刻转嫁到了年轻球员杨瀚森的肩膀上。此事一出,舆论哗然纷纷:有人称杨瀚森是“天降猛男”,必须扛起大旗;也有人质疑这不过是“赶鸭子上架”,是在透支未来。究竟对错如何,我们先放下偏见,摆事实说道理,深入探讨背后的真相。
先从事情的起因说起。女篮亚洲杯半决赛,中国队意外输给日本,结果令人难免有些失落。尽管韩旭和张子宇这对内线组合合力拿下了35分,但对手那个年仅19岁、爆发力惊人的小后卫田中心,单节狂砍21分,彻底撕裂了中国队的外线防守。失利不仅意味着冠军梦碎,还丧失了直接晋级2026年世界杯的机会。这下好了,原本篮协寄望男篮亚洲杯能轻松锻炼新人、调整状态的计划也泡汤了,所有的目光顿时集中在了男篮,特别是杨瀚森身上。
展开剩余71%杨毅老师在节目中深刻复盘了中国篮球这个夏天的表现,结果真是“惨不忍睹”。U19男篮世界杯仅获第13名,U19女篮世界杯第11名,再加上女篮亚洲杯的失利,整体表现堪称“全面崩盘”。更扎心的是,男篮亚洲杯本就不好打,且需客场作战,对手多配备归化球员,现在女篮也无法分担压力,杨瀚森重返国家队似乎成了唯一的希望。杨毅更直言不讳地指出,篮协这操作多少带点“甩锅”意味,本想靠女篮扛起大梁,如今没戏了,只能押宝杨瀚森。
对于杨瀚森来说,这次征召无疑是“地狱模式”。他刚刚结束NBA夏季联赛,体能已然透支,比赛中多次出现回防迟缓、卡位失衡、关键时刻隐身的情况。美国媒体甚至直言他跑得太慢。亚洲杯8月5日即将开赛,留给他调整的时间顶多两周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高强度比赛极易造成伤病,恐怕又会重蹈韩旭的覆辙——为了国家队拼命,最终丧失了WNBA轮换机会,得不偿失。
杨毅老师的话虽然刺耳,却直击中国篮球的软肋。我们总想通过短期成绩掩盖长期积弊。女篮输给日本暴露出的外线不足、战术固化、新老交替断层等问题,在男篮中会更加严峻。把所有希望压在杨瀚森身上,无异于拿未来去填当下的窟窿。
想想张子宇在亚洲杯被日本“小快灵”战术针对的情况,就知道依赖单一球星有多危险。如今男篮全力押宝杨瀚森,一旦对手同样用挡拆逼迫他防守外线、快攻消耗他的体能,中国队极有可能再次遭遇惨败。
女篮失利的深层原因,是联赛水平长期停滞,WCBA球员年薪远高于WNBA,导致她们缺乏进取心;青训偏重身高而忽视技术全面发展。若男篮依然采取“头痛医头、脚痛医脚”的临时方案,只会陷入“输球—换人—再输”的恶性循环。看着日本19岁后卫田中心能狂砍27分,我们是否该反思,为何无法培养出自己的“河村勇辉”?
说到底,中国篮球如今犹如病入膏肓的患者,只会对症下药、治标不治本。指望靠杨瀚森一人力挽狂澜,无异于痴人说梦。
与其临渊羡鱼,不如退而结网。中国篮球想要真正崛起,必须从青训系统抓起,从联赛改革入手,不能再妄想着“弯道超车”,只有打牢基础,扎实基本功,才有望走出困境。
发布于:天津市线上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